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

《破地獄與白菊花(頭七版)》

詩人黑盒劇場
2012年10月6日下午4時
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

不經不覺原來這部舞台劇已經重演第七次,終於有機會走進劇院看黃詠詩的這部獨腳戲.其實好幾年前在看到這劇的海報宣傳時已經想看,不過一來那時候財政不算寬裕所以沒有太多走進劇場的機會,而且每次都好像總有其他事情在忙,結果就拖到這次才終於可以買票進場.又,原本以為是第一次看黃詠詩的作品,真的恕我孤陋寡聞,原來電影《公主復仇記》也是出自她的手筆,然後還有曾經看過的《香港式離婚》和《賈寶玉》都有她的份兒.失覺失覺.

真正的獨腳戲,印象中看過的只有邵美君的《愛是雪》(勉強還有梁祖堯的《攣到爆》,但那部劇中間也有別的演員偶爾加入).要一個人撐起整個舞台,絕對不是容易的事.除了演員本身的表達能力,劇本能否將觀眾帶入劇情之中也是必要的因素.劇始的時候自己還處於遊魂狀態,未能與黃詠詩同步走到戲裡,還在奇怪為甚麼這部劇可以重演六十多場,後來一步一步走向劇情的中心,慢慢投入到故事裡,跟著主角的腳步看事情,就明白,只要曾經經歷過類似的事情,一定會給勾起記憶中的那個曾經發生的畫面,產生共鳴,感受著那種雞皮疙瘩的感動.

故事用輕鬆的手法,將道教喪禮的儀式搬上舞台.死亡在中國傳統裡應該算是忌諱的話題,親人的離世更加不是會隨便掛在口邊的話題,但黃詠詩卻可以在這些事情之上肆無忌憚的玩著各種各樣的玩笑,還真要佩服她的勇氣.看劇之餘,觀眾甚至可以拿著劇情中的冷知識帶走,譬如喪服的配置、破地獄的「劇情」、靈堂的擺設、摺元寶的技巧,等等.

在主角走到靈堂之後瞻仰先人遺容的一幕,台上打著綠色的光,那一刻,突然好想哭.與自己好親近的婆婆和友S都在去年離開了.婆婆的喪禮還好,畢竟活過了幾十個年頭,而且在去世前也久病纏身,大家一早有心理準備.友S卻是突然被意外的死神帶走了,讓身邊的朋友們都措手不及的難過.於是,主角走到靈堂後,我也彷彿看到友S就躺在那地方,聽著我對他說的話.喂,你這麼早就離開了,是希望一直保持著廿多歲的樣子,等著我們老去時與你相聚時好好揶揄我們一番吧.送他離開了之後,我記得第二天天氣好得不得了.今年也是,上山拜祭他時,太陽毒得幾乎要將我們溶掉了.大概是因為死去的人都會好好的守護我們,叫我們更努力地活著吧.

差不多劇末時,黃詠詩唱著《月球上的人》.一直以後只有《活著多好》才適合,沒想到原來這首歌也可以用在這種場合上.歌詞異常地吻合,「如果有眼淚/只不過生理分泌」,「如果有再會/恐怕已經一世紀」,「回憶哄騙我/但凡失去也是美」.死去了的,或許就像在月球上生活,所以我們大部分時候都只能在晚上的夢裡見到他們.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