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

[台灣環島] Day -2. 寫在單車環島完成之後

「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,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。 」
-- 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

在bucket list上存在了很久的一件事情,忘記了是甚麼刺激我突然跑出這個目標來。

回想小時候,好歹也是十幾二十年前,當台灣偶像劇還風行一時的年代,然後那時候五月天還唱著《人生海海》、陳綺貞唱著《還是會寂寞》《告訴我》、孫燕姿[OK 她其實是新加坡人]《天黑黑》、周杰倫《可愛女人》《龍捲風》《星晴》,《藍色大門》的桂綸鎂還在和陳柏霖說「告訴我一個秘密」,等等。有一天好想去台灣看看,那時候還不懂甚麼是旅行,最多只是和家人去泰國探親,剛好大二那年有段空閒時間,就決定一個人出走台北。為甚麼是台北呢?可能因為近、因為不貴、因為都說中文、因為那份文藝氣息。那時候科技不發達,網上訊息未有太多,也沒有智能手機,所以只能靠朋友的資訊和紙本旅遊書計劃行程,膽粗粗到旺角的三線旅行社買套票,拿著地圖就把行程實現起來。當年的畫面,有部分仍然在記憶中。


話題好像拉得有點遠,但自從那次旅行後,便和台灣這地方建立了一種無形的關係,無法解釋地愛上這地方,一種情意結,再之後是幾乎每年都要飛來台灣甚至一年來幾次。第一次到某些地方時是去去著名的景點,但比如台北已經去過五六七八次,其實只是讓自己出走一下逃避一下。在河邊春夢跟老闆聊天時也有說到,不明白為甚麼有些香港人(而且不少)特別喜歡台灣,這是另一個話題了。總之,某年某天好像聽到了某誰單車環島的事情,覺得這根本是應該是自己也要去做的事情,還有電影《練習曲》東明相走過的路,《看見台灣》的各種美景,《不老騎士》老人家騎重機車也要去環島,五月天唱《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》。嗯,就落實去環島吧(呃到底是甚麼邏輯)。

最開首真正打算落實環島這件事,是在四年前從朋友K那裡拿到了半環島的資料,雖然那電郵一直懸在一旁沒有真的認真去研究(後來是有再開出來看,但那是在最後修補行程缺漏的階段了)。後來也看到身邊不只一個朋友做了這件事。自稱為台灣愛好者卻還沒有實現環島,實在太羞愧了。2014年初正式把環島這件事列作十大需要完成的事,本來打算以實現環島作為跨進三十歲前的一個里程碑,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實現不了,但也有不斷在老闆耳邊喃喃說「我要放長假哦」「之後我要出走兩星期去環台哦」諸如此類的,結果碎碎唸了兩年,還是給我拿到了兩個多禮拜的大假實現夢想。

終於請假後就要認真計劃,比起第一次來台灣,網上世界現在實在方便多了。讀了無數個關於單車環島的網誌、留言板,從只有貧乏的台灣地理知識,慢慢建立起行程的框架,大概擬定要走的路要住的地方,了解甚麼是台1台2台9台11台26台61、傳說中的壽卡大魔王、17公里海岸線、伯朗大道、最南點最北點、危機重重的蘇花公路、四個位於東南西北的燈塔、等等。又,其實在真正坐上單車開始行程前,計劃中的也只是紙上談兵,看過我所謂行程的excel的話也大概會感到我的準備有多皮毛。

本來有想過要不要找些同伴一起出行,畢竟一個人出走十幾天還是有風險,多個人多個照應;但結果要配合這配合那的話,怕麻煩的我決定不管了豁出去了,孤身上路,然後再讀了好多一個人單車環島的成功案例,麻醉自己的恐懼。

裝備上沒有添置太多,只知道為屁股著想單車褲必不可少,保暖和擋灰塵用的面巾也需要,也要買手套不然抓住單車一天會震到手痛,自以為不怕太陽又怕熱所以沒買袖套(這明顯是錯誤的),就這樣。朋友P說應該要在出發先試試踏類似的單車,也應該要試試長距離練習,測試自己是否可以捱得過,仗著自己有長跑有游水,結果甚麼練習也沒做便出發了(也幸好真的熬過來了)(小朋友不要學)。

裝備買好,機票定好,在台灣租單車的事確定了,第一晚到台北的住宿也搞定,接下來就是真正把自己送到台北,取單車,啟程。

說了這麼久,終於要開始。既忐忑,又興奮。

然後,每天遇到的經歷都在FB每日上載的相簿內說了,之後會重新整理成完整的文字和相片。一路下來有辛苦的時候,尤其當正午時太陽在頭頂、下雨、逆風、上斜,或以上各種合併在一起出現時(沒錯,下雨和太陽在頭頂也是可以同時出現的),腦海浮現為甚麼要這麼辛苦自己的想法,同時又會擔心是否可以在入黑前到達目的地,負能量湧現的瞬間突然變得好沮喪,真的。然後,有時會因為看到一片藍天藍海、黃金色的稻田,路上單車友的一句加油,甚至簡單到走進便利商店犒賞自己一支冰棒,我又會努力繼續讓雙腳堅實地踏下去。或者,更單純的,想完成,這想法支撐自己一直向前走。

這一路下來,踏了過千公里,以前在車子上匆匆掠過的,今次坐在單車上看,有比以前看得更細了,更能感受到台灣這地方的美。可仍有走馬看花的感覺。每天都要踏上近百甚或過百公里的距離,於是清晨便要收拾行裝準備出發,不時計算以目前的速度大概還有多久才可到達目的地,不確定前路會否再有難關(i.e. 斜坡 / 逆風),再壯麗的景色也只能逗留幾分鐘,拍幾張照片,再上路,這是功課做得不夠足的後果,但同時未知數也是這段旅程有趣的地方。每天踏單車累得要命,景點上也有距離的考量而會選擇放棄。結果,依然會覺得怎麼看都看得不夠細不夠深。 與此同時,也期待著之後的時間會不會舒服一點。

在這過程中,本來以為一個人會覺得悶,甚至曾經把耳機帶在身旁,真的悶到爆炸時連上手機聽聽音樂。在開始踏上征途的十三天內,卻從沒有一刻想過要把耳機戴上。逆風時與風搏鬥,狠著勁把踏板向下踩;順風時,感受善良的風推著我前進,盡情享受不費力地前進同時愉悅地欣賞路過的景色;下雨時躊躇著要不要穿上雨衣、被太陽曝曬著要計算大概多久需要再抹防曬乳,數著自己踏了多遠的路、數著還有多遠到達目的地,肚餓時想想在下次遇到便利商店吃甚麼,口渴時期待著下次出現怎樣的店。無聊時唱歌,《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》、《無盡》、《輸得漂亮》、《人生海海》是歌單上的常客,當然還有更多突然跑到咀邊的歌,歌詞忘記了便胡混過去。也有時會自言自語。最經常做的則是拿出手機,看google map,確定沒有走錯路,或看看還有多久才到下一個休息的地方。反正一路下來,總會找到可以做的事。

那我在這過程中,有沒有成長了少許呢?有沒有成為一個更堅強的人呢?老實說,本來想這段獨處的時光,可能可以讓自己有自省的機會,整理過去三十一年的人生,思考未來應該怎樣繼續走,但結果是每天都累趴趴的回到旅舍,還要洗衣服、找晚餐、整理行裝、計劃明天要走的路程,回到床後預定鬧鐘,不用片刻就進入夢鄉,第二天醒來,又重覆這農夫般的生活。與其說是自省,不如說是讓自己終於有段時間保持腦袋空白,每天要做的就是機動式的前進,呼吸,吃喝拉撒。活著,本來就應該是這麼簡單的。

中途遇到很多人很多事,都不是單單用文字記下來就可以。陌生人的鼓勵,令自己更有動力地繼續走著。在後半段偷懶和放棄的想法不停浮現,這是負能量恐怖的地方,後來卻都一一被壓下去,把原本計劃的大部份都實現了。相片加文字,把這十三天的記憶組織起來,希望把這個永遠刻在自己的心中。

也許有人仍會問,一個人走著,危險嗎?我想危險還是會有的,畢竟這世界本來就不會讓人活得那麼容易。但一個人走著也有一個人走著的樂趣。 而我認為用單車環島注意安全固然重要,但能否完成最看重的卻是人的意志力,想要懶惰的心配合著不友善的大自然,每一刻在考驗著自己能否堅持把腳踏繼續往下踩。

說了那麼多,還有的是感謝時間。感謝世界 / 大自然讓我在這十三天內身心完整平安完成,整段時間完全沒有病痛,亂吃東西也沒有肚瀉(要知道我可是玻璃腸胃),也沒有傷害我租來的單車,順利地一次爆呔也沒有。感謝家人和女友對我的信任,放心讓我孤身隻影跑去台灣做這件瘋狂的事,中途也沒有對我嘮叨。感謝朋友們一路以來的支持,當我決定要一個人單車環島時不停公諸於世,目的就是要有群眾壓力讓我自己騎虎難下一定要落實,大家的關心我有好好地收起來了。感謝老闆(雖然他看不到)和同事們的體諒,在我放長假的這期間幫我頂下來好多不明來歷的要求,沒有太多工作要我在這中間去處理。感謝台灣讓我一路上遇到好多好好的人,在中壢木匠的家遇到的三個室友,一起在那家老房子中聊天然後第二天吃永和早餐;在絕望的台61上遇到WS大哥,帶我去風景超讚的好望角,還一路上教我哪裡有漂亮的風景(比如多良車站)(雖然有部分被我偷懶省略了);到達彰化後被行李的重量弄得很崩潰然後想起朋友V,成功將部分重量宅配回台北,也給我在路上介紹了許多好吃的東西(然後也不停地踫到過門入不了的情況);在彰化出發的第二天悄悄跟在兩個金門大哥後面,然後在西螺大橋被認出來,再一起騎到嘉義再分開,沿途分享著各自的情況,互相支持大家努力走下去;在恆春打擾了NY伉儷,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,第二日還有Y的愛心早餐和麵包帶上路;在旭海踫到兩個香港單車環島客,匆匆幾句寒暄後分開,但後來在玉里後的行程成為戰友,幫助我走過部分最難走的路,也互相說服了大家不走蘇花是對的決定;在玉里跟CY把整個旅館 / 咖啡屋包下來,聊了一整個晚上,介紹我到花蓮要吃的甜品和時光書店;還有幾個旅舍親切的老闆們,在路上踫到的人說著的一句句加油,在某家seven突然有個大哥說要送舒跑給我,這些我都有好好的記在心中。台灣除了風景美之外,人也很美。

想法好像還有很多,像永遠寫不完似的,但剩下的就讓自己在未來的人生中,再把這段回憶反覆地拿出來時再品味吧。就這樣,把多年來想做的這件事終於給完結了,或多或少會有失落感。不管了,繼續尋找生存的意義吧。

沒有留言: